毕业论文(含毕业设计,以下称毕业论文),是本科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总结所学专业知识的重要方式,是反映学生素质、能力、质量水平的重要标志。我院根据往年答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将原来二级答辩模式调整为一级答辩的形式,在答辩之前学生需要将毕业设计的任务书、开题报告、中期检查表、指导记录表、指导教师评语、评阅教师评语和毕业论文的正式版本等材料准备完整并提交答辩小组才能参与答辩,(“评语教师评语”需要指导教师本人联系其他的教师进行交叉评语,原则上评语教师的职称不能比指导教师低二级或者以上)。答辩的具体事宜安排如下:
1、 答辩时间:2010年5月28日全天(上午8:00~12:00,下午13:30~17:30)。
2、 每位参与答辩的学生宣讲毕业论文7分钟、老师提问3分钟。
3、 原则上每个专业的毕业生形成一个答辩小组,考虑到各专业的人数差异太大,我们将网络工程和通信工程专业合并后组成两个小组,电子信息工程和应用电子技术教育组成三个小组,答辩小组成员和学生的分组如下:
组别
| 答辩委员会主任
| 答辩委员会成员(括号中的人员是答辩秘书)
| 学生
| 答辩地点
| 备注
| 1
| 徐小平
| 林旭升、韩克、刘井利、尹颖禹、(蔡君)
| 06网络21人、06通信(学号40~57共18人)
| 实验楼406
| 任光明、余剑生、李仪方作为后备成员或者秘书补充到各组中
| 2
| 王立功
| 魏文国、朱小松、冯明库、仇云利、(陈湛旭)
| 06通信(学号1~39共39人)
| 第一教学楼13层金沙js9线路中心会议室
| 3
| 钟旭
| 杜慧军、刘景琳、薛迎霄、陈小玲、(刘一)
| 06电本(学号1~40共40人)
| 实验楼二楼东边
| 4
| 刘炽辉
| 胡先志、王玉芳、刘兰、柳秀山、(万巍)
| 06应用师(学号1~40共40人)
| 实验楼二楼西边
| 5
| 杨振野
| 闫俊虎、李豪彦、戴志超、王红云、(程骏)
| 06电本(学号41~67共27人)、06应用师(学号41~54共14人)
| 实验楼408
|
|